document.write('
')
《流浪地球2》中使用的傲鲨智能外骨骼机器人道具。 技术人员在新一代“人造太阳”真空室内解决技术难点。 《流浪地球2》中的运输重卡,由徐工全地形运输平台改造而来。 《流浪地球2》中的吊车,由徐工港口集装箱正面吊改造而来。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工作人员在演示动作捕捉技术。
受访企业供图
王雨萌摄
受访企业供图
受访企业供图
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
春节期间,电影《流浪地球2》带起了一波“科幻电影热”。上映30天后,《流浪地球2》票房突破38亿元,正式进入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榜前十位。剧中精良的特效、先进的制作流程,既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长足进步,更映衬出“中国制造”的绝对实力。正如《流浪地球》系列导演郭帆所言:“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”。记者深入电影制作的各环节采访后发现,正是“中国制造”成就了《流浪地球》系列,也是“中国制造”托起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。
拍电影也要走向工业化
“拍《流浪地球2》这样规模的电影,跟组装国产客机C919的难度可以相提并论。”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谭飞的这番话,让不少人都吃了一惊。
拍个电影,怎么会跟搞工业一样难?据统计,《流浪地球2》剧组常驻人员1000多人,场外特效人员约1万人,各种群演2万多人(其中外籍群演约1.7万人)。其团队规模及管理难度,已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“企业管理”。
郭帆举了一个例子:剧组有时吃饭都是问题。一个中等规模剧组,中午给大家放饭,下午开工,一切正常。但当他们剧组最大规模达到2200人时,中午放饭,下午说开工时,还有一半人正在排队领盒饭中。“科幻大片涉及的环节特别多,场景道具设计、制作和布置,各环节资源调动和衔接,后期制作的预制和前置,各部门配合沟通等,一旦量级成倍扩大,协作就变得无比复杂,和放饭问题类似。”郭帆说。
想破局管理难题、推进拍摄进程,就要推进电影工业化。电影工业化并不是把电影做成标准流水线上的产品,而是按照较为科学的制作流程和较为合理的拍摄周期,稳定输出保证基本质量、符合观众预期的合格电影作品。
《流浪地球2》就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一次突破,这离不开其制作生产基地——青岛东方影都的支持。“2022年东方影都还未完工时,《流浪地球》在这里拍了近一年,启用了8个摄影棚。2022年5月,《流浪地球2》剧组再次入驻东方影都,而这次的置景规模比上次翻了10倍,接近100万平方米,服装、道具、造型、技术平台也进行了全面升级。”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招商经理高勇慧说。
优越的硬件条件是基础,先进的制作能力是关键。“在《流浪地球2》正式开机的4个月前,就启用了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进行虚拟拍摄。”东方影都技术服务部的三维扫描工程师朱红昌说。
虚拟拍摄,即演员身穿动作捕捉服,在安有动作捕捉镜头的摄影棚内表演。系统对演员的动作、表情进行实时捕捉,并将这些数据一一对应到事先预设的角色模型上。同时,系统还会将有效画面合成到实际需要的虚拟场景中,从而快速呈现出动作的实时预演。
“我们先让‘替身’演员进行虚拟表演,生成了可视化剧本。这样演员们可以在拍摄前就看到自己的动作和画面,拍摄时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当天的拍摄任务,大大提高了效率。”朱红昌说,《流浪地球2》在5号棚进行了近90天的虚拟拍摄,最后剪成了一部约2.5个小时的预演片,进行多次调整修改后,才正式启动演员入场拍摄。
“演员同档期下,要同步进行多个现场的拍摄,这就要求必须‘预拍’,不然每天如此多的拍摄内容不知从哪儿开始。虚拟化制作平台为电影工业化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技术工具。”郭帆说。
用技术保障优质视觉效果
深圳市新能源澳门新葡亰平台游戏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,澳门新葡亰平台游戏租,重庆澳门新葡亰平台游戏装饰,专用澳门新葡亰平台游戏网,雷诺澳门新葡亰平台游戏